7×24小時咨詢熱線:
400-0531-725
【近視科普】孩子“假性近視”是近視嗎?解決所有家長的困惑!
說起近視,我國大概沒有什么比”假性近視“這一概念更加深入人心了。我總能從帶孩子來就診的家長口中聽到類似的問題:”假性近視“能治好嗎?”假性近視“會變成”真性近視“嗎?”真性近視“是真的治不好嗎?
假性近視,又稱為調節性近視,顧名思義,假性近視實質上不是近視,可能是正視,也可能是輕度遠視。但臨床上,表現如近視那樣。實質上是一種調節功能痙攣的一種功能狀態。眼睛看近的時候,必須要調節,才能看得清楚??吹糜?,需要的調
節也愈大。
生活中大家所說的“假性近視”其實是一種雙眼視功能異常。
在人的眼睛里,晶狀體和睫狀肌如同一組彈簧,它們負責眼睛看遠看近時的“調焦”工作,如果彈簧一直繃緊,久而久之彈簧的彈性就會被破壞,眼睛就會出問題。
當眼睛觀看遠處物體時,睫狀肌放松,“調節歸零”,我們就能看清。但如果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持續使用調節,可能導致睫狀肌過度收縮,引起睫狀肌痙攣;這時,我們抬頭望遠,睫狀肌不能及時放松,就會出現視力模糊,這種情況就是我們俗稱的“假性近視“。
“假性近視”并不是屈光學上講的近視,目前對它的命名是存在爭議的,叫做“調節性近視”可能更為妥當。對于這種“調節性近視”,可以使用散瞳驗光的方法調節麻痹來判斷是否存在。
所以物體或書本如果離眼太近,不到33厘米(一市尺),有的甚至不到15厘米,眼睛就要高度調節,睫狀肌就要高度收縮。久而久之,不知不覺中會使眼睛的調節異常緊張,睫狀肌長期處于收縮痙攣狀態,最后失去了調節性,遠方視力下降,表現上酷
似近視眼,但睫狀肌麻痹劑可使之緩解,醫學上稱之為“假性近視”(調節痙攣性近視)。
哪些因素會導致近視?
目前,關于近視的發生和多種因素密切相關,但確切的發病機制尚無定論。
1、遺傳因素
青少年近視的形成與遺傳因素密切相關。有研究顯示,父母中一方或雙方近視者其子女發生近視的易感性和特異性都比其他人群高。
2、年齡
大量調查顯示,在兒童的生長發育過程中,青少年期是近視眼患病率最高的階段,可能與青少年期是一個眼球快速發育的時期,且處于學齡階段,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有關。
3、過度用眼
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用眼時間過長會明顯增加近視的患病率。原因是距離過近、持續近距離用眼時,睫狀肌持續緊張,眼睛疲勞,晶狀體懸韌帶松弛,晶狀體曲率增加,眼軸會逐漸拉長。而且現在電子產品越來越多,也會給視力造成
一定影響。
4、看書姿勢不規范
在行車或走路時看書、玩手機、躺著或趴著看書都會給眼睛造成負擔,造成兒童近視。
5、照明強度不適
兒童看書習字光線過強或者過弱都可能傷害眼睛,導致近視。
6、缺少戶外活動
近年來,國內外很多學者研究發現戶外活動與青少年近視的發病率有一定的相關性,原因可能是戶外活動減少了近距離用眼。
7、甜食攝入過多
過多的糖分進入人體后,血糖含量過高會引起眼內房水、晶體滲透壓的改變。如果房水的滲透壓低于晶體的滲透壓時,房水就會進入晶體內,改變晶體形狀,有可能會誘發近視或加重近視。另外,過量的糖分還有可能降低眼內組
織彈性,增加晶體內壓力,使眼軸伸長,造成近視的發生或加重近視的發展。